新闻中心
NEWS CENER
钱塘江通道及接线工程特别展示
2023-03-09
瞄准“一桥” “质”在必得
本文转自“交通旅游导报”---钱塘江通道及接线工程特别展示
“百年大计,质量为先”,再快速发展、活力蓬勃的中国建设行业市场,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迎着机遇和挑战,逐鹿群雄,在强手如林的施工企业中脱颖而出,凭的就是对质量的保障。
钱塘之上,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建造的钱江一桥屹立至今已经70多年,依然质坚如初,魅力不减,成为行业内许多人心中建桥的榜样,也是江西路桥建设钱江通道接线工程的“标杆”。
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团队以“质”在必得的决心,在这里以制度为突破口,以技术为切入点,实现了质量“内实外优”,用独特的质量管控模式,为质量“保驾护航”。
“质”同“道”合
瞄准“钱江一桥”求“质”便是求真
制定了“立足江西、面向全国”的战略方针后,江西省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在10余个省市承建项目,安营扎寨。作为近邻的浙江省是其量大的业务市场之一。喜获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项目中标消息后,公司希望在美丽的钱塘江畔刻下自己的名字,借助这个备受关注的重点项目在竞争激烈的浙江市场站稳脚跟。
江西路桥董事长朱高妹在项目施工期间,多次专程来到杭州,带领5标的建设队伍踏上了钱江一桥,感受“祖师爷”留下的佳作,让建设人员深受鼓舞。朱高妹又重申了公司。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和“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核心企业精神,提出了“以钱江一桥为标杆,建设高品质工程”的目标。
以“钱江一桥”为“标杆”,质量自然是第一保障,也是“求真”的企业精神的精髓所在,5标的建设团队有自己的一套。
施工进程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只要有工人在干活的地方,一定有一个项目技术员与监理人员一起进行旁站。可是根据相关规定,只有隐蔽工程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才要求有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在场。项目部这么做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当然不是!”项目负责人表示这是项目部执行的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制度。施工人员连续作业很容易产生疲惫导致质量差错,技术员全程在场就多了一份经验,多了一颗责任心,也多了一双监督的眼睛。一旦施工过程中有安全和质量同题出现,技术员可以第一时间上报,利于问题的第一时间解决。
外观质量是工程档次的提升之“道”
在技术人员跟班制度以及其他相关措施的保障下,5标的整体工程质量一直走在全线各标段前列。尤其是在肉眼看得见的外观质量方面,获得了业主和兄弟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施工进程中,记者在现场看到立拄表面的平整度很好,几乎没有蜂窝麻面也没有露筋,而每一联现浇箱梁都非常平整,颜色均匀,精细得像一件件工艺品。
项目负责人表示,在保证内在质量的基础上,重视外观质量既是为了美观,也是提升工程整体档次的取胜之“道”。因为拥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5标充分发挥优势,从技术层面寻找突破口。
混凝土实体外观控制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水泥色泽的均匀性;模板的平整度和拼接;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和连续性;混凝土工人振捣的水平以及后续混凝土的养护等都将对混凝土的实体的外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部首先选择使用每批炉水泥色泽较为均匀的品种,使得整体成色一致:外观的平整主要取决于模扳的平整度、刚度和拼缝情况,项目部放慢模板制作节奏:以“精、准、细”的要求加工模板,提出“平细缝”的要求拼接模板:在混凝土振捣的环节,为了使箱粱的各部位均匀达到密实美观,规定由专业的技工从头到尾保持“手感”,并且用“快插慢拔”的节奏进行充分、均匀的振捣。使用脱模剂时,项目部采用食用色拉油来代替机油,涂层均匀且不流淌,确保这一环节符合优良工程的要求。到了成品之后包塑料薄膜这一步骤,由几个人合力包裹,既保证了混凝土的养护,又缩短箱粱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另外,项目没有因为桥墩柱的位置不显眼而放弃对其外观质量的提升,反而更加注重施工细节,如最大限度短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防止上层钢筋裸露时间长而产生的锈水垂直淌下来污染第一次浇筑的立柱外观质量。
“实”“质”名归
做实管理工作和施工队伍选择
对于质量控制,5标的项目团队有着独特的经验总结:“追求好的质量要做实两个工作,一是管理方法,二是一线施工队伍的作业。这跟体育比赛是一个道理,取得好成绩要有体制保障、系统的训练和好的教练、好的运动员,缺一不可。”
该项目上,管理团队各司其职,有充分明确的分工。项目第一负责人作为“掌舵者”,把控项目总体进展方向,管控成本。各部门负责人则驻扎现场,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眼睛”紧盯“质量和安全”两条“生命线”。在施工过程当中,项目部规定只要有涉及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出现,必须第一时间汇报,并且自上而下第一时间就地解决,绝对不允许把问题拖过夜。
在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上,项目负责人还充分放权于部门责任人,使该套管理模式更加成熟,遇到问题的时候,现场人员第一个念头不是往上汇报,而是从容判定问题的严重性,再研究解决方法,从而形成他们独立的工作能力和思考方式。使整个团队在工作过程中得到锤炼。
在5标看来,管理模式决定质量的“高度”,而一线施工人员的工作则决定了质量的“深度”。所以,在施工班组的选择上,项目团队往往倾向于选择“老搭档”,就是在过去的项目上长期合作的队伍。“一线施工人员怎么操作,怎么振捣怎么绑扎钢筋,直接决定了质量是否过硬。我们对老搭档们的工作方式和性格特点很了解。这就节省了一个磨合的过程。”项目负责人这样说。
这个项目是秦组长带领的钢筋班组和项目团队的第三次合作,他说:“我们也习惯了在他们管理下的工作节奏。而且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更有助于每个工人把活干好。”
攻坚克难铸就的质量更为实至名归
据了解,5标的项目难点多,进程中也遇到了客观条件的阻碍,这让在独特管理模式下打造出的过硬的工程质量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钱江通道南接线98%都为高架桥,而5标项目全程平均高度超过18米,全线最高的25米高架桥就在这里,所以高空施工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线关注的焦点。另外,5标段第十二联桥宽达55米也为全线之最,深基坑、高墩柱、跨航道变截面双幅挂篮施工对技术和安全要求都非常高。只有先把这些基础问题都做实,才能有效实现质量目标,才能“实”“质”名归。
所以,在安全上,项目根据指挥部罗列的“安全隐患清单”,分别进行了安全评估,逐一编制了安全方案,在各个点挂牌公示了责任人。虽然施工队伍是长期以来的合作伙伴,但项目部“铁面无私”,丝毫没有放松对他们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反而利用技术交底,反复强调了关键点的施工规范和安全事项,还制定了严格的惩处制度。
5标的施工线路上,有3个点、涉及到6联箱梁的高压线因为客观原因直到项目施工一年后才得以拆除,去年第四季度5标的项目的进度依然落后计划4个百分点,处于中下游位置。为了维护诚信企业的形象,也为了不影响项目的质量和全线2013年年底通车目标,项目部在2013年调整战略方针,铺开工作面,奋起直追,不但增加了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人员也从原有的3个班组增加到5个,每个月往回追了300多万元的工程量。最后三个月,项目部树起“100天”倒计时牌,做最后的攻坚冲刺,终于在指挥部要求的时间提前十天完成了任务。
项目经验
质量上瞄准“钱江一桥”是江西路桥再钱江通道接线项目上的第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项目不仅有技术人员跟班制度等保障,也从拼接模板、振捣、脱模、成品保护等各项技术环节入手,做到了质量的“内实外优”。
自上而下、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和充分重视一线施工队伍的选择是5标对于质量控制的独特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5标根据工程自身特点,把握施工整体进程,处理好关键节点的安全隐患,为打造好的工程质量“保驾护航”